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百姓 > 正文

中华姓氏通史丨中华姓氏之古姓

时间:2019-12-31 16:27     来源:中华姓氏通史     作者:宋文明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一般认为古姓源于姬姓,周文王姬昌的祖父是古公掸父,他在担任周族人的首领时,率领族人定居在岐山脚下肥沃的渭河平原。

 

  姓氏:

  祖宗:古公掸父

  分类:以祖父称号为姓

  姓氏起源:

  一般认为古姓源于姬姓,周文王姬昌的祖父是古公掸父,他在担任周族人的首领时,率领族人定居在岐山脚下肥沃的渭河平原。在这里,古公掸父带领族人开荒种地,发展农业,还兴建了坚固的城墙和宫殿,使周国初具规模并逐渐强盛起来。古公掸父勤政爱民,深受百姓的爱戴。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尊古公掸父为周大公。古公掸父其后代一支子孙,为了纪念祖上就以祖父称号为姓,世代相传姓古,故古姓后人尊古公掸父为古姓的始祖。

  郡望:

  (1)新安郡:魏时置新安县,今山西省代县。

  (2)新平郡:隋末以北地郡之新平县置新平郡,武德元年改为豳州,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改为邠州,后曾一度改为新平郡。治新平(今陕西省彬县)。

  (3)河内郡:楚汉置郡。相当于今河南省黄河以北、京汉铁路以西地区。西晋移治野王(今河南省沁阳一带)。

  堂号:

  新安堂:源自北魏吏部尚书、宰相古弼。他世居代州(今山西省代县)《魏书·地形志》载:“代州有新安郡”,古弼子孙蕃衍,成为当地旺族,古氏遂以“新安”为堂号。

  迁徙分布:

  古姓人口在大陆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在台湾排名第七十五位。周族原居住在邰(今陕西省武功县),后来经常受到周围游牧民族的侵袭,居无宁日。后稷的第十二代子孙古公掸父,也就是周武王的曾祖,遂率众人另辟家园。结果在歧山(今陕西省歧山县)定居,古公掸父致力农业、政治各方面的改革。终于建立了强大的周族。他的后人为了纪念他,以他的名号为姓氏,形成了古氏。北魏时吐奚氏的后代也有改姓为古的。古氏在台湾的居住地区,以新竹、苗栗等地为最多,且多采用聚族数古户而居的形式。这类村庄在苗栗西湖、台中东势、屏东潮州、竹东、杨梅等地几乎随处可见。古氏迁台,发生于清康熙年间。康熙六十年(1721年),朱一贵起义以反清复明相号召,称“大明重兴元帅”时,就有古氏从广东五华来台开基,其中义民古兰伯、古芬兴等就居住下淡水港东西二里处。至乾隆年间,又有一支古氏从泉州移台,初居今桃园县龙潭坡,后迁往台北、台东、新竹等地。据清举人丘荷公主编《上杭县志·氏族志》的记载:“古氏,新安郡,周太王古公之后,因以为氏。”新安为古姓远祖居地,此远祖就是北魏吏部尚书、宰相古弼。他世居代州(今山西省代县)《魏书·地形志》载:“代州有新安郡”,古弼子孙蕃衍,成为当地旺族,古氏遂以“新安”为堂号。上杭古姓,人口不多。民国《上杭县志·氏族志》云:“县东安乡有古姓十数户”。这些“安乡”古氏住的村子——马祖滩,现已改属临城黄竹行政村所辖。20来户村民,务农为业。他们由于历史变迁,只知道远祖源于新安郡,其他无谱可依。

  历史名人:

  古弼:后魏时的代州人。为人忠厚,善于骑射。因战功卓著而封为灵寿侯。历位吏部尚书,虽然事务殷凑,但坚持读书不辍。太武帝称赞他为社稷之臣。文成帝即位后,他因被诬告而处死,时人都为他叫冤。

  古之奇:唐朝人。他写过一篇奇文,名叫《县令箴》云:“政不欲猛,刑不欲宽。宽则人慢,猛则人残。小恶无为,涓流成池。片言可用,毫未将拱。勿轻小道,大车可覆。不恕而明,不如不明。不通而清,不如不清。”文中说到当县官应做些什么,也说到清官还在次要,更重要是通晓世事,心地仁爱才有益于百姓。中华姓氏通史丨中华姓氏之古姓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