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百姓 > 正文

百家姓氏丨中华姓氏的类别

时间:2019-12-31 13:34     来源:百家姓氏     作者:金开成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中国姓氏繁多,从古到今中国人有多少姓氏、现存多少姓氏,这些问题历代说法不一。明代学者顾炎武《日知录》记载上古时期大概有五十个姓。

 

  中国姓氏繁多,从古到今中国人有多少姓氏、现存多少姓氏,这些问题历代说法不一。明代学者顾炎武《日知录》记载上古时期大概有五十个姓。汉代《急就篇》收一百三十个姓,明末清初《古今万姓通谱》有万家姓之称,可见我国古代姓氏之多。

  4.氏于谥。这是以祖先的谥号为姓氏,比如文、武、庄、穆。

  5.氏于官。这是以担任的官衔为姓氏,比如司马、司空、司徒。

  6.氏于国。这是以分封的国名为姓氏,比如齐、鲁、宋、卫。

  7.氏于事。这是以特殊事件、典故为姓氏,比如车、窦、白马、青年。

  汉代人根据姓氏的来源把姓氏分为九大类:

  1.氏于号。这是以祖先的族号为姓氏,比如唐、虞、夏、殷。

  2.氏于爵。这是以赏赐的爵位为姓氏,比如王、公、侯、伯。

  3.氏于居。这是以居住的地方为姓氏,比如城、郭、园、池。

  8.氏于序。这是以兄弟亲属的排列顺序,如伯、仲、叔、季。

  9.氏于职。这是以职务的称号为姓氏,比如三鸟(大夫)、五鹿(大夫)。

  以上分类还是过于简单,由于中国姓氏繁多,可以将这些姓氏分为以下这些类型:

  1.以祖先的图腾崇拜物为姓氏

  上古时期,每个氏族都有自己崇拜的图腾,这些图腾有的转化为姓氏。比如夏朝的祖先吞下神珠薏苡生下大禹。所以夏人以薏苡为图腾,以“苡”的转化字“姒”为姓氏。周朝的祖先踩到了熊的足迹而生的后稷,所以周人以熊为图腾,以“姬”为姓。有的部落以鸟为图腾,所以会有鸟氏、凤氏等等。

  2.以国名为姓氏

  以国为氏有四种情况。一是以受封的国名为氏。以唐这个姓氏为例,尧帝最初的封地是唐,周代又封他的子孙为唐侯,所以尧的子孙以唐为姓氏。又比如说商这个姓氏,是舜帝封契为司徒这个官职,给他的封地是商,所以契的子孙是以商为自己的姓氏。还有齐、鲁、卫、晋、管、蔡、霍、曹、陈、楚、郑、吴、韩、魏、许、吕等都是以国名为姓氏。

  第二种情况是少数民族归顺中原后以原来的国名为姓氏。比如汉代滇国归顺汉朝后,即被称为滇氏。

  第三种情况是外来国家的人到中国来定居,就以他们的国名为姓氏。汉代安息国王子来中国游历并定居下来,后被称为安氏。天竺人来华定居,他们被称为竺氏。

  第四种情况是汉代以后有受封郡国的诸侯王,就以受封郡国爵位为氏。

  3.以封邑为姓氏

  分封的诸侯国可以把自己土地的一部分封给诸侯国内的一些贵族和有功的人,这些人所分的土地叫做封邑。有的姓氏是这样得来的,比如温、苏、杨、甘、樊、祭、尹、贾、栾、郦、邴等。还有封于乡的,他们的后代就以乡的名称为姓氏,比如裴、陆、庞、阎等。

  4.以地为姓氏

  所生之地为氏所以把姚作为他的姓氏。还有东郭、南郭、东门、西门这些姓氏要么是他们的出生地要么是他们住的地方。或以所居之地为氏。比如后稷生于姜水,所以他以姜为他的姓氏。虞舜住在姚墟,所以把姚作为他的姓氏。还有东郭、南郭、东门、西门这些姓氏要么是他们的出生地要么是他们住的地方。

  有的还以自己所住地方的名山大川为姓氏。比如贺兰山附近的鲜卑人被称为贺兰氏;住在欧余山阳面的有一族称为欧阳氏;住在巴水附近的有一族称为巴氏。

  5.以祖先名字中的字为姓氏

  上古时期人的姓名是这样组成的,先是姓,其次是字,后面是名。有的氏族的后人就用先人的名字中的字作为氏。

  比如春秋时,周灵王有个儿子叫“王子年夫”。“王子”应该是表明其身份的,“年夫”应是其名。年夫的后人以其名中的“年”字为姓氏。西周宋征子之后有任司寇的牛文。牛文的后人以其中的字“牛”为姓氏。春秋时,宋襄公的弟弟为“司马子鱼”(司马是官职,子鱼为其字)。其后人以其中的“鱼”为姓氏。上古时,黄帝曾以“常先”为相。常先的后人以其字“常”为姓氏。“乐”姓出于子姓。宋戴公的儿子公子衍字乐父,其后人以祖上“乐父”中的“乐”字为姓氏。

  6.以官职为姓氏

  以官职为姓氏的,多用官职的名称或职能来命名。比如很著名的三个姓氏“司徒、司马、司空”就是官职的名称,三者都是上古时代的官名。司徒,管理政事,相当于宰相。传说尧、舜时已设,一直延续到秦汉。有以此官职为姓的,便是复姓“司徒”。司马为军事长官。曾经做过司马的人的后代,有的就以此官为姓氏。司空,据说专管天下水利工程建设。帝尧时大禹的官职就是司空。大禹的子孙中就有人以此为姓氏。

  尧时掌管刑狱的大理职务(司法官),称为“理氏”,后躲避灾难,才改为“李氏”。周代宫廷里管理储藏的冰官员称为“凌人”,后代称为凌氏。

  7.以爵号为姓氏

  以爵号为姓氏的宗族多是王孙贵族的后代,比如皇、王、公、侯、公孙、公士、庶长这些姓氏都是用祖先所封的爵号为姓氏。

  8.以部落的名称为姓氏

  东晋时,匈奴进入中原。后来,其汉化后裔以原部落名称再加以“汉化”的“呼延”为姓氏。三国时,鲜卑族首领莫护跋率族人迁居辽西,后在棘城以北(河北昌黎县境内)建国,莫护跋以“慕容”为自己部落命名。后慕容部落的人便以慕容为姓氏。鲜卑族呼天为“宇”,宇文为“天之子”之意。宇文氏为鲜卑部落。东晋时,字文部落进据中原便以宇文为姓氏。尉迟部也是鲜卑族的一个部落,尉迟部的人后来以部落名为姓氏。

  9.以谥号为姓氏

  “谥”为帝王、贵族、名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均为褒扬之词,后代子孙以此为荣,会以先人的谥号为姓氏。春秋时有宋穆公,其后子孙中有以其谥号“穆”为姓氏。还有庄氏为庄王之后;康氏为康叔之后;武氏为宋武公之后;桓氏为齐桓公之后等等。

  10.以序为姓氏

  一是以祖先的排行顺序为姓氏。古代兄弟之间按年龄大小排有伯、仲、叔、季来表示各人的长幼。老大为伯(又称孟)、老二为仲、老三为叔、老四为季。他们的后人沿袭下来,形成了伯、孟、叔、季等姓氏。

  二是以表示先后次序的词为序。比如“第一、第二、第三”这些姓氏。战国时期齐国田氏的分支较多,汉朝初年他们迁徙的时候,为了便于区分这些分支,便称为第一氏、第二氏……直到第八氏。

  三是以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为序。比如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及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些原是专有名词,后变为姓氏。

  11.以技艺为姓氏

  古代很多技艺世代相传,在世代沿袭中,这些技艺逐渐演化为姓氏。比如制陶的成为陶氏;屠宰业的成为屠氏;占卜的巫师成为巫氏。还有工氏、农氏、药氏等。

  12.以事为姓氏

  以事为姓氏一般是为了纪念某些事情。比如以窦姓为例,夏代有一个皇帝少康的母亲为了躲避追杀,怀着身孕从墙洞里逃出来,后来生了少康。少康做了皇帝以后就让自己的小儿子改为窦姓,“窦”就是洞的意思。还有汉武帝时,丞相田千秋因为年老体弱,每次入朝都要坐车,当时人称他为“车丞相”,他的后代也就把车作为自己的姓氏。

  13.以物为姓氏

  这是以封邑为姓氏的一种衍生,担任某地的官员把地名作为姓氏。比如兰氏、权氏、沈氏、鄢氏、匡氏都是祖先当过兰县、权县、沈县、鄢县、匡县的县官而得姓。

  14.以任所为姓氏

  古代有些人用物品当作自己的姓氏,比如古代符洪家,本来姓符,但因为他家池塘里生了菖蒲,别人称他们为蒲家,所以他家后人就以“蒲”为姓。

  15.因避祸、避仇、避讳、避嫌所改的姓氏

  改姓多是为了避祸、避仇、避讳、避嫌。比如桂姓出于炅氏。汉代炅横有四个儿子。家中有难,四子逃避,其中一子避居到幽州,改姓为桂。还有春秋时,陈厉公子陈完避祸外逃,不愿意以国名为氏,改姓为田。明代燕王朱棣以讨黄子澄等为名起兵,推翻建文帝。黄子澄的后人因避祸而改姓田。

  16.帝王赐姓氏

  西汉以后,历代皇帝都会给功臣名将或归顺的少数民族首领赐姓。这是一种政治荣誉,表示被赐者所受到的恩宠。比如刘邦建立汉朝,刘姓成为中国的大姓。汉高祖因项伯有昔日相助之功,便赐项伯姓为刘。汉武帝时,匈奴休盾王之子归顺汉朝,汉武帝赐其姓金,取名金日。明代太监马三宝有功,被永乐帝赐姓为郑,马三宝因此改姓换名为“郑和”。

  还有一种惩罚性的赐姓,就是把犯有罪的臣下改为“恶”姓。比如东晋时司马宗造反,被平定后,朝廷将他的姓氏改为马。唐朝武则天当政以后,将她痛恨的王皇后和萧淑妃,一个改姓“蟒”,一个改姓“枭”。

  中国姓氏经历数万年的演化和发展,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姓氏,分门别类,让人回味无穷。

  1.代表数字的姓氏有: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零、百、千、万等。

  2.表示时令、气象的姓氏有:

  春、夏、秋、冬、阴、阳、日、月、年、岁、季、时、分、秒、风、云、雷、电、雪、冰等。百家姓氏丨中华姓氏的类别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